欢迎访问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聊聊“预付消费”那些事儿

2023-11-07 16:55
来源: 民庭、办公室
    浏览: 521

640.jpg

健身服务、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

预付式消费项目

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习惯

许多消费者在冲动消费后

发现服务内容并不适合自己

或者商家不按约定提供商品、服务

就萌生了退费的想法

多商家会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费

办卡容易退费难

西法在线将以

三个预付消费的典型案例

提醒商家和消费者增强风险意识

防范化解纠纷

 

案例一 充值消费,无故要求退费,法院不予支持

基本案情

大学生小华在学校附近的健身馆办理了会员,并充值1800元购买了一些私教课。后来小华认为换了私教教练,效果不好,便要求退费。健身房不同意,故小华将健身馆诉至西陵法院。

法院审理

小华与健身馆签订的《私人教练合约》并未指定某个私人教练,私教服务是由被告整个健身馆提供,原告诉称的“更换教练”并不导致被告违约。小华在健身馆充值私教课程,属于预付款服务,只有当被告的服务出现重大瑕疵、无法达到合同目的时,才能提前解除合同并退费,而本案并非这一情形。故原告要求退费,西陵法院不予支持。

 

案例二 私教老师离职,法院调解部分退费

基本案情

丽丽在平台购买一节瑜伽培训定制私教体验课,试学后对私教效果予以认可,与健身中心签订了《瑜伽培训合同》,价格为7980元,并口头约定仅接受该私教老师授课。丽丽在健身中心上了3节私教课后老师离职,于是主张退费,但因手续费问题未能协商一致,遂诉至西陵法院,要求退还课程费6783元。

法院调解

丽丽与健身中心签订《瑜伽培训合同》并按约定支付费用,双方形成了合法有效的服务合同关系。由于双方均有调解意向,只是就手续费问题有所争议,法官建议居中考虑,退还5500元,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遂达成调解。

 

案例三 上了几节早教课不满意,要求提前解约

基本案情

李女士为了孩子上早教课,与早教中心签订《课程销售协议》,约定在早教中心上48节早教课程,课程费用10944元。自20235月起,受商场装修影响,原上课地点暂时关闭,早教中心通知李女士孩子到另一门店继续上课,但李女士认为另一门店距离自家较远、孩子不喜欢,故拒绝上课、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费,双方协商未果故形成本案。

法院审理

《课程销售协议》明确载明了被告的地址有两处,现被告通知原告到另一门店上课,没有超出合同约定范围,不属于对合同的单方变更。因原告坚持提前解除合同,故西陵法院确认合同解除。

《课程销售协议》的第V条明确约定“提前解约,费用按如下执行:已完成全部课时数三分之一以上但未超过一半(包括一半)的,可退还已付课程费用的30%…”,原告在该条款上签字“已告知,且同意”,现原告购课48节,孩子已上课24节,符合上述情形,故应退1094430%3283元。

 

西法在线提醒

在办理预付式消费卡时,消费者要仔细了解或详尽阅读有关说明,对没有合同的或者卡面约定过于简单的,主动要求另行签订详细、明确的书面合同;在合同中应明确预付式消费卡的功能、使用范围、有效期限、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细节,特别要注意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条款;对于约定不清或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条款,要坚决说“不”。

预付消费时也应结合自身需求、经济能力、消费习惯等因素,适度理性地进行预付式消费。若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进行维权。

 

预付式消费避免“掉坑”

请牢记“五要三不要”

1要尽量选择实力强、规模大、连锁式的经营者,不要轻信宣传;

2要尽量选择充值金额少、服务周期短的项目,不要“冲动式消费”;

3要签订正规的书面合同并注意合同细节,不要轻信口头承诺;

4要妥善保存证据,要求相关主体承担责任;

5要及时理性维权、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