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良药

2014-01-16 12:01

前几天看到央视的柴静在诉说着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陈燕萍,一个基层法院的法官,她用温情的法律化解很多本该判决的纠纷,她站在普通大多数人的利益的一方用很平常的劝解手段,捋顺很多人心中的不平。许多人评判,因为破坏了法律应有的正义,没有给出谁对谁错的定性,而仅仅是解决了暂时的矛盾和纠纷。然而,那些赡养案件、那些兄弟之间的口角之争等等到底是应该一纸判决切断所有关系,还是应该温和促成双方的缓和?这些都应该从长计议。

要解决上面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弄清楚,基层法院的台阶在哪里?所谓台阶,就是定性。它应该定在那个层面上,要解决的事情就应该是哪些。弄清楚了要解决的事情,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更好维护群众利益也就心知肚明。当然,基层法院的定性,我们每一个法院人都很清楚,不需要争辩。它面对的是百姓,要解决的也是发生在百姓身边、关切他们利益的事情,特别是一些赡养、抚养、家庭纠纷之类的案件。它的台阶定性在这里。

弄清我们所站立的台阶,下一步是要找准问题的根源。很多说是因为中国人本身的劣根性。什么叫劣根?是因为曾经受过的苦难?这样的说法不符合客观实际。他们会因为一点小事儿斤斤计较是因为他们曾经受过很多苦,他们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所以本质不坏的中国百姓没有劣根,只是害怕苦难重复。那么不能把团结的范围扩大的现在中国世界,怎么样很和睦的化解小范围的矛盾?

这个问题很多人在探讨。朱苏力就认为,能解决基层纠纷的方法不仅仅是硬性的法律断定,它仅仅只是所有基层法官该运用的方式的一种。因为所有能解决纠纷,定纷止争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知识,这些知识会组成一副不很好看的法治图,但至少在这幅图上面会慢慢垒砌法治的建筑。

所以,调解是一剂良药。

当陈燕萍讲到老人因为得不到赡养而引发的官司时,我只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我可以判,但是那碗饭咚往桌上一放,你吃得下去么?是什么滋味?一阵涟漪。这种感觉很无奈。首先你看到的不是法律的正义以及法官维护正义的责任,而是一个老人需要的温暖。怎么维护他的温暖?这就需要我们基层法院的法官适时调整运用法律的方式。调解——这一化解纠纷很人性化的手段就成为一剂良药。软化矛盾,从心灵上劝解,在双方的互相沟通中了解彼此的需要,使他们从新认识自己的行为,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所以,做到应社会需求,应百姓需要才是好法官。这其中不但包括维护正义的判决,也包括用软性手段达到双方的平衡。最后把这句话作为结束:我们追求的不应该是结案,而是要用法律来调整人类关系。(作者: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