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家具厂在雪灾中坍塌之后……

2025-08-12 16:09
来源: 立案庭
    浏览: 24

某家具厂的财务负责人熊某走进西陵区综治中心大门,三面锦旗上的金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当她的手与调解员、法官的手紧握在一起,未及开口,眼泪已簌簌而下:“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企业新的生命!”这句哽咽的感激,凝结了企业穿越近一年绝望寒冬后,终被法律阳光重新照亮的百感交集。

image.png

 雪灾后的连锁崩塌:

厂房坍塌、矛盾升级与绝望寒冬

2024年2月初,一场罕见暴雪压垮了家具厂向A公司租赁的厂房。断裂的不仅是冰冷的钢梁,更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产线和全部心血——设备与成品俱毁于一夕。然而,损失未经权威鉴定,双方各执一词,赔偿问题悬而未决。

当家具厂因故未能及时支付部分电费,A公司断然拉下电闸。希望的火种熄灭,矛盾迅速在断电的冰冷中升级、硬化。西陵区综治中心调解员徐宏林初涉此案时,扑面而来的是剑拔弩张:“刚开始,双方一见面就吵,调解难度极大。”拉锯战持续,双方的损失如滚雪球般日益沉重。

 法官“处方”破迷雾,综治“融冰”启转机

转机出现在西陵区委政法委协调之下,西陵法院驻综治中心法官刘晓蓉以专业目光穿透迷雾,为纠纷精准“诊疗”:租赁合同是核心,A公司所持“雪灾属不可抗力、免责”之说并无法律依据;而停电催费,已构成对家具厂正当生产的侵害。

四月中旬的调解室内,当刘晓蓉法官将法理层层剥开,清晰呈现权责边界时,熊某一年多的委屈、焦虑与无助,瞬间化作难以抑制的嚎啕:“这么长时间,终于有人用‘法理’为我们撑腰了!”

法理的光芒同样照向另一方——A公司负责人当场电话通知恢复供电,并承诺进入赔偿调解程序。此后三十余轮沟通,徐宏林在政法委与综治中心指导下,以坚韧耐心一寸寸消融坚冰。

 闭环调解终落地,法治暖流润新生

7月18日,双方最终握手言和,签署调解协议并由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后续履行有了司法保障,家具厂最终获得赔偿。

纠纷虽解,护航未止。八月座谈会中,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成刚对家具厂承诺:“企业销路、新厂房选址有困难,我们一起来想办法。”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随即跟进,为企业重生提供切实支持。

image.png

此案最终能穿透层层坚冰,依靠的正是西陵区精心锻造的“法院+综治”双轨并进机制——法官以法律之刃精准切断乱麻,调解员以情理之线密密缝合裂痕,最终在闭环机制保障下,“一揽子”解决矛盾纠纷。


图片

     

当一纸调解协议落定,家具厂重新响起的机器声,正是“法院+综治”机制力量的最佳注脚。西陵区以法为犁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每一次专业定分止争中,在每一回耐心沟通调解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承诺正化作企业可感可触的温度。法官的案头与调解员的脚步丈量着法治的尺度,更传递着治理的温度——当企业遭遇风雪,制度撑起的伞下,便有了重新生长的罅隙。



图片


来源 | 立案庭

采编 | 李云

责编 | 许斐

审核 | 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