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隔代亲,孙子孙女找爷爷奶奶帮忙,老人家一定会尽量满足,然而骗子就是利用老人“爱孙心切”的心理,通过冒充受害人的孙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近期,这类“装孙子”诈骗频发,西陵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2024年4月22日,魏某的上线“阿龙”(在逃)安排他人冒充向爷爷的孙子杜某,以杜某打架需要医疗费以及需要向警察缴费为由骗取资金,并安排魏某、张某(另案处理)、于某(另案处理)三人前往向爷爷住处取款。根据“阿龙”的安排,魏某负责去向爷爷家中拿取现金15000元,张某和于某负责在向爷爷家附近望风。接应后魏某将从向爷爷处拿取的15000元交给于某保管,当日下午魏某三人乘坐火车离开宜昌。
5月11日,魏某接到民警电话后主动投案,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并在公诉机关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案发后魏某和张某已赔偿被害人向爷爷的全部经济损失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
西陵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魏某伙同他人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法院结合相关量刑情节,依法判处被告人魏某拘役五个月,缓刑八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诈骗套路:
1.冒充亲属紧急求助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提前数日假冒身份拨打老年人电话对老人嘘寒问暖,待老人放松警惕后,便开始编造“我打伤人了”“被警察抓走”等理由为诈骗做准备。
2.要求交钱并且保密骗子以“赔偿金”“医药费”等由头向老人索要钱财,并以“退学”“坐牢”等严重后果让老人产生担忧畏惧情绪。同时,为避免老人亲属发现端倪,骗子以“害怕父母责骂、担心”为由,要求老人秘密汇款或让“朋友”“同学”上门取款。
3.诈骗成功后消失不见一旦从老人手上拿到钱,骗子就会消失不见。老人很有可能因信息闭塞、反应速度慢等原因,未能及时发现被骗。
西陵法院提醒您:
1.要多给老年人普及反诈知识,提高防骗意识,多提醒老人注意家中座机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如发现老人有为晚辈转账汇款信息或行为,一定要了解核对、报警咨询。
2.对于非常规号码的陌生来电要保持警惕。同时,接听电话后核实来电人身份。如声音无法辨别,可用亲友小名、生活习惯等较私密的问题提问验证。对于对方提出的各类突发状况,务必联系其他亲友进行核实,不可轻信一面之词。
3.对于对方提出的转账汇款要求,务必与家属亲友商议后再做决定,不可直接转账汇款。
4.如不慎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并提供对方收款账户等关键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开展支付冻结操作,及时拦截被骗资金、尽可能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