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提起诉讼以来,我真没想过还有这样两全其美的解决方式,比全额支持我的诉讼请求更令人惊喜。更是全了我们的兄弟情,我也不想因为这次要账就断送了我们之间三十几年的感情。”当事人双方重归于好后,董某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近日,一场气氛焦灼的借贷纠纷在西陵法院成功调解。为了实质性化解矛盾,法官从双方几十年的兄弟情入手,耐心调解,释法说理,成功平息了双方剑拔弩张的激动情绪,让当事人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解决问题。 原来,原告董某与被告覃某是从小长到大的朋友,疫情前,覃某正在筹建创办医药公司,董某慷慨解囊借出了130万元支持覃某得创业。 “怎么说我们也是几十年的兄弟,你没必要这么绝,把我和公司逼上死路吧?目前公司刚走上正轨,你要是查封了我和公司账户,不是断了我的生路吗?” “是我绝吗?130万借给你5年了,只还了我2万元,到底是谁不讲信义?要说疫情后生意难做,但你是搞医药公司的,谁都可能赚不到钱,你们医药公司怎么可能?” 面对双方越来越激烈的情绪,法官主动担当作为,对原告董某要求保全医药公司账户的申请,不予准许。“经法院调查,你借给覃某的钱确实投入到公司生产经营了,但是公司生产基建周期长,疫情后才开始投产。目前经营良好,是有还款能力的。这个时候你要是查封冻结了公司账户和资产,无异于扼杀了它的生存空间和成长机会,对于你债权的实现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啊!”面对法官的释法说理,原告董某撤回了对被告覃某和医药公司的诉讼保全申请。 在法官耐心细致地劝解下,双方当事人终于握手言和,以20次的分期履行保全了三十多年的兄弟情、保护了年轻企业的茁壮成长、保障了慷慨解囊的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一场调解,一个拥抱,一次双赢……原告被告冰释前嫌,为西陵法院司法为民、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留下了一个生动注脚。 法律讲原则,但司法也有温度。西陵法院拒绝“就案办案”“机械办案”,在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上主动担当作为,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能动履职,推动涉企纠纷高效、低成本实质化解,打造公正法治营商环境。